classical

Alice Sara Ott – Piano Recital

2019.11.26 / Alice Sara Ott - Piano Recital @ Concert Hall, Hong Kong City Hall

2019.11.26 / Alice Sara Ott – Piano Recital @ Concert Hall, Hong Kong City Hall

曾與冰島音樂人Ólafur Arnalds合作的德日混血古典鋼琴家Alice Sara Ott,首度來港舉行鋼琴獨奏會。在最近如此動盪的社會狀況下,音樂會能如期舉行,實在難得。

這夜Alice一襲黑色長裙現身,演出前先簡述音樂會的主題《Nightfall》,亦是她去年推出的專輯名字。整個節目選曲特意圍繞「Nightfall」這個奇妙的時份,透過演奏浪漫時期的古典樂曲,表達人生中的光明與黑暗時刻,當中包含的希望與恐懼,以及兩者交融共存的必要。

樂曲選材方面,她選了音樂家德布西(Debussy)、薩蒂(Erik Satie)及蕭邦(Chopin)的作品。不熟悉古典音樂的你或許曾在電影中聽過〈Clair de lune〉或〈Gymnopédie No. 1〉等等這些優美動人的樂曲。於我而言,蕭邦的夜曲有種莫名的親切感,大概因為我也曾學習彈奏這些樂曲。在黑暗中細聽這些旋律,頃刻被引領到過去各種各樣的回憶,心頭不禁一顫。

甚少看鋼琴獨奏及古典音樂會的我,這晚不禁被Alice的魅力所迷倒,沉醉於這趟浪漫的音樂旅程中。每一粒琴音均充滿感情與力量,隨著旋律變化而轉換,時而連綿輕柔、時而鏗鏘響亮。如她所言,在幽靜的空間感受光暗交叠這微妙的觸動。然而鄰座的觀眾似乎沉睡中,發出一陣鼻鼾聲⋯⋯

臨別前,Alice分享了一個關於離別的故事。外婆與她關係深厚,幾年前因肺癌離世。她憶述外婆在彌留之際仍記掛著她,可惜她當時身在外地巡演,無法回日本見她最後一面,只好透過電話彈奏一曲,外婆就在樂聲中安詳辭世。這首樂曲正是蕭邦的〈Waltz in A-flat major, Op.69, No.1〉,又名 “Farewell”。音樂一起,眼眶紅了。

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.

演出就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結束。Alice多次以九十度鞠躬致謝,更一度感動落淚。最後,她用德語說了一句 “Auf Wiedersehen”,意指 “See you again”,說希望很快可以再和大家見面。我也想跟她說聲: “Ich auch! Danke schön!”

音樂遊蹤講座系列:德國站 (II)

Journeys through Music - Lecture Series

2019.05.15 / 音樂遊蹤講座系列:德國站 (II) @ Lecture Hall, Hong Kong Space Museum

由康文署文化節目組舉辦的「音樂遊蹤」講座系列,於五月中正式展開。這個講座系列早於六年前開始,由本地古典音樂作家、作曲家及樂評人胡銘堯(Dennis Wu)主講,透過介紹作曲家的生平及作品,探索當時的社會及文化。往年的講座主題包括東歐站、俄羅斯站、法國站、奧地利站,今年再次回到德國,介紹七位分別來自巴洛克時期、古典時期及浪漫時期的德國作曲家,探討他們的音樂及作品對後世的影響。 「音樂遊蹤」的第一站就由「音樂之父」J. S. 巴赫(Johann Sebastian Bach)開始。

當晚出席講座的人數比想像中多,想不到會吸引到不同年齡階層入場,當中不乏正值求學時期的學生及(貌似)退休人士。講者平易近人的作風及輕鬆淺易的講解,加深大眾對巴赫的認識。他在現場也播放不少巴赫作品讓觀眾欣賞及參考,演講內容偶爾會提及一些音樂術語及理論,例如卡農(Canon)、賦格曲(Fugue)、對位法(counterpoint)、十二平均律鋼琴曲(Well-tempered Clavier)等等,勾起我不少讀書時學鋼琴及樂理的回憶。

然而,這晚印象最深刻的是,講者播放了清唱曲(Cantata)〈Weinen, Klagen, Sorgen, Zagen〉(Weeping, lamenting, worrying, fearing的一小段。當聽到人聲合唱passacaglia與音樂結合,感覺神聖莊嚴,卻又帶著絲絲哀愁,心頭頃刻一顫。音樂確實有種難以言喻的力量。

作為曾經學習古典音樂的學生,其實對音樂偉人的歷史只略懂皮毛。即使習樂多年,鋼琴還是彈得不太好,但慶幸自己可以在年少時接觸古典音樂,有機會了解樂理、學習作曲。(感謝我的鋼琴老師!)

於求學時期接觸不同種類的音樂,對音樂產生某種莫名的狂熱與渴求,幾乎對任何類型及表演形式都感興趣。這份熱情持續至今仍未減退,讓我更確信音樂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養份,是我的true calling,然後順理成章開始嘗試創作。即使大部份個人創作只為了排解情緒,但音樂並不只是消遣娛樂,也不只是個人情感宣洩的途徑。它令人思考與歷史社會文化藝術有關的事物,當中包含大量人文情懷與哲思。需要學習的還有太多,而時間總是太少。

這樣難免又被貼上「文藝青年」的標籤(已是「文藝中年」了好吧?),但音樂確實是我人生中熱愛的事物。曾經心存疑惑,到底音樂/藝術的作用是甚麼?而我學習音樂到底帶給我甚麼?有段日子把大量精神投放在運動上,做人要身體健康做運動鍛練體能很合理,但竟然過份投入,不懂收放,忘記心靈健康同樣重要,直至實在的傷患重複發生。身體的傷會復原,但心靈到底康復了沒有?我也說不上話來。

然而,感謝這段療傷的日子得到好朋友的幫助,讓我再次接觸藝術,與過去的自己重新連結,似乎解答了心裡一些疑問。

參考:
Journeys Through Music Lecture Series 「音樂遊蹤」講座系列
巴赫:音符的工藝師